展覽現(xiàn)場的剪紙作品。圖片由黑龍江藝術職業(yè)學院提供
本報28日訊(記者 董云平)28日,“中俄地方文化藝術季——非遺剪紙教學成果展”在省藝術博物館舉辦,共展出142幅非遺剪紙作品。
此次作品展旨在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,深化對俄文化交流與合作,推動美育浸潤校園,展示技能大師工作室的教學成果和師生風采。展覽展出的142幅作品,包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代表性傳承人倪秀梅的作品61幅,黑龍江藝術職業(yè)學院學生作品70幅,參加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研學交流活動的俄羅斯學生作品11幅。
據介紹,近年來黑龍江藝術職業(yè)學院不斷探索文化育人機制,拓展工學結合的育人模式,推動美育浸潤校園,通過開設書法、剪紙、京劇臉譜等中國傳統(tǒng)技藝專業(yè),建設技能大師工作室等,將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貫穿于教育教學之中,將龍江精神、黑土文化、指尖技藝,呈現(xiàn)在舞臺上,融匯在課堂中。
此次剪紙教學成果展,是黑龍江藝術職業(yè)學院在省藝術博物館新館首次舉辦的師生教學成果展,為中外剪紙藝術愛好者搭建了一個互學互鑒、提升交流的平臺,讓非遺剪紙彰顯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的藝術魅力。